close

57284372_2164506313586340_1436067026027151360_n.jpg

每次授課前,我一定提早半小時以上到現場。

除了前置準備妥當之外,我最喜歡也必要觀察的重點是,

學生進教室的百態!

 

大學生:

通常可以預見的是,提著早餐午餐或飲料進教室,

或戴耳機邊滑手機,找邊緣角落坐下呈現低頭狀態。

 

公務單位:

早早進場,氣氛沈靜,一眼看過去,分不清誰是誰。

 

企業訓練:

因應公司文化而有截然不同的差異,

無論學員彼此熟識或互不相識,

最不想先開口認識的是講師!

呈現敵對與評估的心理拉鋸狀態。

 

對於職業講師來說,無論學員帶著何種預期心態進教室,

讓所有人對頻以相近的節奏進入課程,是最首要的事。

 

我發現,除去一開始因對人、環境或主題的排斥,

大部分人都可以在講師開場後,

產生興趣而專注在內容,

使得學習動能提升,達到學習成效。

 

不過,

那些在一開始進入學習場域就準備好的人,

在課程中的表現是出類拔萃的卓越!

 

譬如:

課程開始前10分鐘已經抵達的學員,

通常是帶著極高期待或問題而來。

進教室後,會以最快速度找到最前排靠近中心點位置坐下,

一次排開拿出武器(筆記本/多種顏色的筆/電腦/水壺)

有些人直接走來跟講師換名片問問題!

 

而在課程中,發揮高度參與度,

動能高昂直接影響同組人,

堪稱是助教等級偽樁腳!

 

譬如:

課程開始前一分鐘衝進教室,或慢慢跺步進來,

各自代表不同狀態,但都不是最佳狀態。

可能是工作上被代辦事項追殺,

或是被逼著來上課萬般不情願。

不過至少來了,可喜可賀!

 

只要調動課程內容,採用動態教學

都能有不錯的成效!

 

譬如:

課程開始後姍姍來遲,或是課程中不斷出去接電話,

這類學生光是參與度就低落,更別說學習成效。

若是大學教室,許多老師會選擇佛渡有緣人,

若是企業內訓,就要考驗講師的運課技巧,

以及自己檢討課前與訓練單位溝通不夠。

 

總體來說,態度依然是一切的基石。

尤其是在學習場域,講求的是彼此的開放與信任,

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商業社會,

唯有時間是最公平而且最寶貴的資源。

 

珍惜講師的時間,看重自己與學習夥伴的時間。

決定進入教室,就拿出決心帶走收穫。

否則損失最多的是自己。

因為,在職場看重的不只有能力,

還有一個人學習的動力。

 

這才是決定一個人,

一生是否成功還是失敗的關鍵要素啊!

 

更多相關資訊:
FB:  美勵心視界 Melony Insight Studio  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elony1011/

 

 
arrow
arrow

    Mel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